从传统家具到家具智能化,从家具智能化到空间智能化,再到智慧办公,家具行业已经经历了多个阶段的进化。在对专业化要求更高的智慧医疗时代,家具还将进行怎样的演进?传统的医疗空间又将如何重新起跑?
不再局限于导诊台病房,医养空间的过去与现在
提到医疗空间,医院/诊所的诊室病房相信很多人多多少少都会有些印象,所谓的医疗空间不就是在医疗机构的办公室里布置上导诊台、诊桌、病床等这些医用家具而已。在外行人眼中,医养空间与家庭空间并没有太大不同,只不过在家具的选择上,对用料和功能性的考虑稍多一点而已。事实真是这样吗?
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之前,确实没有医疗空间的概念,医疗系统的家具制作与普通家具基本一样,直到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医用家具工业真正出现后,医疗空间才逐渐兴起。受限于医疗建筑的设计格局,上世纪大多数医用建筑都几经改建,见缝插针地呈单幢分散布局的形式,病人就诊路线迂回,内部功能联系不便,因而留给医疗空间的发展就十分有限了。
进入2020年以后,新建的现代化医院的科室与面积分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的“老式”医院,住院部各护理单元是大头,占全院建筑面积较大比例;现在由于门诊业务量大增,门诊手术量上升也较快,医院将更多空间让位于门诊。
有统计数据显示,美国社区医院中有70%的手术量是以门诊手术方式进行的,由于此比例的上升与变化,加上新型诊断治疗设备的发展,医技部门工作量不断增加,门诊加上医技科室部门的面积与住院部面积的比例逐步加大成2:1,医用家具占室内面积可达45%。
另外一个维度,随着智慧医疗行业的兴起,医养空间开始承担治疗、保健、护理、养老、疗养等多重任务,被赋予了更多内涵。
然而当前的现实是,医用家具开发设计与医疗建筑设计孤立存在,双方难以产生协同,医养空间的价值也大打折扣。同时由于行业竞争才刚刚起步,头部企业尚未形成,加上部分企业对质量不重视,导致产品良莠不齐,以致医养空间的概念尚未被全行业所接受。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传统医养空间急需一场升级,医用家具成为其中的关键,如何从过去配合功能布局与造型处理的传统概念出跳出,适应现代医疗管理及服务体系的要求,成为智慧医疗时代每个医养空间玩家们的必修课。
智慧医疗时代到底需要怎样的医养空间?作为行业的必答题,传统医养空间应该如何进化才能成为智慧医疗时代该有的样子呢?
1、定制化的医疗家具,不光要契合空间设计,还要满足多种需求
在装修行业,有“全屋整装”的概念,就是根据房间的布局对家具进行整体定制,来满足装修时的空间设计要求。
放在医养空间中,定制化的“全屋整装”同样适用,只不过在传统医养空间对基础功能与美观设计的要求之上,还要具备满足多种需求的能力。
2、医养空间既要服务患者,也要顾及医护,凸显以人为本
医养空间与医院看病诊疗的场景联系紧密,因而它必须对外表露出自己的专业性,能够让患者“因专业而信赖”,与此同时,智慧医疗时代的医养空间在实现基本功能的基础上,还应表现出“有人情味”的一面,来获得用户心理上的良好反馈和回应。
需要注意的是,过去的医养空间更多关注患者,在以人为本的核心原则下,智慧医疗时代的医养空间还需顾及到医护人员的工作体验,在这里又可分为两个方面。
其一是医用家具的设计与布置,像圣奥的“三安”医养空间解决方案一样,其便捷功能设计在考虑患者生理需求的同时也要兼顾医护的使用需求。
其二是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谐调的形态和色彩、质感设计在氛围环境上创造出不同的风格特点,从而让医务工作者和病患的心情都能更加舒畅,为构建和谐美好的医患关系创造条件。
3、个性定制的智慧医养空间也要能够“开箱即用”快速复制
我们现在看到的智慧医养空间大多都是个性化定制的,但可以预见的是,在未来的智慧医疗时代,大量的传统医养空间要再升级,新型的智慧医养空间将规模化增长,这就要求智慧医养空间的设计建设要跟上行业的发展速度,即在个性定制的能力之外,还可快速复制批量建设。
这也意味着医养空间行业除了要进行标准体系建设之外,其产业上游即医用家具生产方式也要进行升级。
4、从专业机构走向普通家庭,医养空间的未来之路
医养空间无论是设计部署,还是生产制造,在未来的智慧医疗时代都需要与更多AI技术进行融合。
一个非常容易联想到的场景,越来越多的无人服务进入到医疗领域,无人设备如何融入医养空间,医患与无人设备的交互又该怎样充满“温度”,这些问题都应该进入到医养空间玩家们的思考范围了。
另外一个不容忽视的重点是,站在普通民众对医疗保健认知的角度,过去只是在生病时才会有求医的需求,现在人们更加重视健康的生活行为与方式,既重视肌体健康,也重视心理健康,更加侧重疾病预防,这也意味着在未来的智慧医疗时代,医养空间将不再局限于特定机构之内,其边界或将走进我们的日常生活,普通家庭。
我们来看看现有的几个案例,集看病、体检、治疗、护理、疗养于一身的迪拜健康城,与乌节路商业中心融为一体的新加坡诺维娜健康城,以及日本的东京健康广场,这些卫生保健综合性设施已经开始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融为一体。
比如日本的东京健康广场,除了拥有305个床位的大久保医院之外,还包括健身俱乐部,卫生保健博物馆以及一些办公用房与商店等,给人的感觉是一个繁华的商业中心,而不是医疗设施中心。
在这样的趋势之下,与日常生活融合共生的智慧健康空间和智慧医养空间的边界将大大扩展,其内涵价值也将进行重塑。